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和利用好它们,对赓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人文侨都具有重要意义。 6月11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营造浓厚的非遗保护氛围,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主会场(中山)暨石岐龙舟文化周正式启动。 ▲新会陈皮行业协会会长岑伟斌参加现场授牌仪式 启动仪式现场举行了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及第八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牌匾授牌仪式,其中包括来自新会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中药炮制技艺(新会陈皮炮制技艺)。 ▲广东主会场:新会陈皮炮制技艺获颁国家级非遗项目牌匾 中华瑰宝·传承百年 XINHUI CHENPI 202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其中,新会陈皮炮制技艺(中药炮制技艺)正式入选传统医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以人为本、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世代相传、亘古绵延。 新会陈皮炮制技艺是新会区民间世代传承数百年的传统药材炮制技艺,将本地特产新会柑经过开皮、晒制、陈化等程序精心制成新会陈皮。 通过新会陈皮炮制技艺出来的新会陈皮是广东十大南药之一,《本草纲目》《中医手册》等都记录了新会陈皮的药用功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一直以来被历代名医所推崇,是“药食同源”的养生佳品。 值得注意的是,多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提及,陈皮等多种中药材被搭配成不同的中药制剂,可在病情的不同阶段发挥治疗作用。 一柑一皮一园·带动乡村振兴 XINHUI CHENPI 焕发非遗活力,助力新会陈皮产业健康发展。以新会陈皮正式“获颁”国家级非遗牌匾为契机,大力弘扬新会陈皮文化,通过开展非遗活动来振兴新会陈皮炮制技艺,更好保护和传承新会陈皮。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2017年以来,新会区以新会柑和新会陈皮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抓手,着力构建“大基地+大加工+大科技+大融合+大服务”五位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格局,并于2019年成功创建大湾区首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柑一皮一园唱响新会陈皮“好声音”,成为全国富民兴村产业标杆之一,有效带动新会乡村振兴。 从区域农业产业品牌中药材产业第一位、入选非遗名录,再到拥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金名片”,它的药用价值、社会价值以及经济价值不断得到市场的验证。在这数百年的发展进程中,小小的一块新会陈皮早已成为撬动百亿产业的支点。 推动新会陈皮炮制技艺非与现代生活相连接,传承岁月经典,释放新会陈皮独特魅力。柑沁园始终坚守初心,奋力推广陈皮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道地的新会陈皮!